农村致富网

菌包种植茯苓一亩产量达1700斤亩效益近6000元

   “菌包种植茯苓产量很高,我曾种出过单个重量达30斤。”近日,丰都县茯苓种植大户张国象对笔者说,这个灵感还是来自一次和医生朋友的闲聊。

    出师不利

    张国象一出生就出现视神经萎缩,坚持上完初中后,因为视力原因只好回家务农。他先后养过猪、牛、羊、鸭,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怎么赚到钱。2010年,一位医生朋友和张国象闲聊时说起,茯苓对治疗胃病的疗效非常好,十副中药八副都要用到,市场行情不错。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国象决定尝试种植茯苓。然而,事情并非如他想象的那样简单。“我向亲戚朋友借来10多万元,结果因为菌种堆在一起产生高温被烧死了,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他说,痛定思痛,他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尤其是不怕苦、不怕累,出师不利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技术。

    菌包栽培

    这时,获悉情况的丰都县残联为张国象送来了扶持资金,县科协也为他提供了茯苓种植技术。科技人员还手把手地向他传授栽培方法:“要选择向阳、土壤疏松、无虫蛀的松树兜;在树兜上部砍面或根部处,削开新鲜木质部下种;要放好蚂蚁药,加盖塑料薄膜,并适当盖土。”

    2012年,张国象种的100多亩茯苓获得好收成,亩均产量达到1700斤以上,采收的新鲜茯苓,很快被商贩以3.5元/斤的价格收购。

    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他还尝试了菌包栽培法。“将废弃的松树枝以及木材加工后的边角料进行装袋,再通过高温灭菌接上原种,等菌丝长满后,运到地里种植。”张国象说,一般每亩可种植1000袋,产量最高达2500斤以上。

    延长产业链

    张国象很快就发现,采用菌包栽培法种茯苓,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单个重量最高可达30斤左右,中药材公司基本上都按3.5元/斤进行收购。“2013年,我参加第二届重庆市青年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带上自己种的一个大茯苓参赛,结果获得孵化组二等奖。”他自豪地说,如今,他先后在县内的湛普镇、包鸾镇等地建起茯苓种植基地,面积达300余亩。同时,还成立了茯苓栽培专业合作社,带动山区农户发展茯苓。

    去年上半年,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他的300亩茯苓受到一些影响,但由于管理到位,还是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一个个采挖出来的茯苓和篮球差不多大小,共采收鲜茯苓130余吨。

    张国象说,这几年采收的茯苓主要是销售给中药材公司,下一步他准备联系精深加工企业,把茯苓加工成茯苓糕等产品,延长产业链。

    文/图 通讯员 李达元 重庆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