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农广天地]皖南黑猪饲养技术

皖南黑猪是皖南当地的地方良种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外来瘦肉型猪种的大量引进,皖南黑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度濒临绝种。本期CCTV视频[农广天地]皖南黑猪。将为大家介绍皖南黑猪的特征特性、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空怀母猪的日常管理,以及皖南黑猪的繁殖、仔猪的饲养和育肥等管理技术。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皖南黑猪的中心产区在安徽省宁国市和绩溪县,多集中在宁国市的仙霞镇杨山村以及绩溪县的荆州、家朋、和阳等乡。主要分布于周边县市的山区。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产区为安徽省南部的宁国市和绩溪县。当地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粮食不甚丰足,经济比较困难。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兼种玉米、黄豆等,这些都是养猪的主要精料。

绩溪县多低山丘陵,海拔171m。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33天,年降水量1500m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宁国县志》(1952)记载,清朝末年安徽省宁国地区大批移民带进了花猪和黑猪,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当地农作物和野生饲草丰富,居民历来有养母猪的习惯,经过小群闭锁、高度近交,长期选种选配形成杨山猪这一地方品种,并因产自杨山村而得名。杨山在清朝称石乌城,是县衙所在地。太平天国时曾盛极一时,人口比现在多。现在居民的祖先多系来自浙江、安庆以及湖北等地的移民。猪种系移民自外地带入,可见该猪种在当地饲养已有百余年历史。

绩溪县养猪历史悠久,据《绩溪县志》(1951)和《徽州府志》(1936)记载,早在元朝前当地已盛行杀猪祭祖,过年腌制腊肉、火腿,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至今仍有这种习惯。县城北的翠溪山把全县分为南岭、岭中、岭北三部分,隔山往来不便,人们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地形、气温、农业耕作制度和养殖业管理方法均有差异。

产区群众有种植红苋菜、苦蔗菜等青饲料,以缸或大木桶常年水沤青料,煮后喂猪的习惯。除在母猪哺乳期及肉猪催肥期外,四季以青料为主,久而久之培养了当地猪耐青饲的特性。当地没有种绿肥的习惯,肥料来源主要靠养猪。历史上仔猪远销浙江昌化、于潜等地,为了便于运输和销售,仔猪不宜过大,故一般在30~40日龄即断乳出售。为了改善仔猪体况以利销售,对哺乳母猪饲养精心、管理细致。故母猪哺乳期间体况较好,断乳后4~5天即可发情配种。山区为了防兽害,猪从不放牧,终生舍饲。木制猪舍内无风无光、阴暗潮湿,猪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群众把繁殖性能作为最主要的选种指标。在以上这种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经长期选育形成了具有耐青饲、性情温驯等的猪种,俗称“荆州黑铁”,1958年定名为荆州黑猪。1954年起安徽省农业厅、安徽农学院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会同宣城(原芜湖)和徽州地区的有关县农业局,于1958年、1964年、1982年分别进行了考察调查,根据其来源、产地自然生态、外形和种质特性等的独特性,认为皖南山区的黑猪是一个独立猪种,有别于安徽省内的其他黑猪(淮猪与圩猪)。1982年经省、地区鉴定,绩溪黑猪与杨山猪统称为皖南黑猪,列入《安徽省地方品种志》。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7年宁国、绩溪等地存栏皖南黑猪约2500头,其中母猪约2400头,公猪60余头。多集中在宁国市的仙霞镇杨山村以及绩溪县的荆州、家朋、和阳等乡。

历史上,皖南黑猪是当地的当家品种,据1982年调查,产区共饲养黑猪11万多头,年底存栏5.2万多头,其中种公猪94头,种母猪6600余头。以后由于外种猪的大量引入,皖南黑猪急剧减少。至1999年纯种皖南黑猪母猪饲养量已减少至500余头。最近几年,当地政府重视了保种工作,数量有所增加。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1. 外貌特征 皖南黑猪全身被毛黑色,肤色较深,有鬃毛。体型中等,结构匀称,体态轻盈。根据头型大致分两类。 狮头型或称短嘴型,也称狮子头、八卦头。体型较大,体质较粗糙疏松,兼用偏脂。主要特点是头宽,嘴短微翘,额部皱纹深而明显,呈公字形,或八卦形。耳大下垂,耳根较软。腹大、略下垂,臀部微斜。骨粗皮厚,关节及体侧常有2~3条粗深皱褶,四肢发育良好。性情温驯,肥猪膘厚,花板油多。

马脸型或称长嘴型。体型中等大小,体质较细致、紧凑,体型稍长而高,兼用偏肉。嘴筒较长而直,额部皱纹细浅,多呈菱形分布。耳稍小而尖,微前倾。背腰较宽而平直,后躯较丰满,关节和体侧很少有皱褶。较早熟,易肥。

此外,还有一种狮头马脸或短嘴及长嘴过渡类型。有效乳头一般7~8对。肋骨13~14对。四肢发育良好,粗壮,直立,尾长25~30cm,公猪有獠牙。

2.体重和体尺2007年绩溪县丰润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和宁国市凤形农林开发公司皖南黑猪保种猪场对本场饲养的种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结果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

1.繁殖性能 据对产区农村调查,小母猪于4月龄开始配种,以6月龄初配为宜。小公猪3~3.5月龄初次发情。母猪哺乳期间管理较细微,多补饲大米粥、豆浆之类饲料,仔猪30~40日龄断乳出售,断乳仔猪平均个体重4.5~6kg。母猪发情持续期3~4天,发情周期19天左右,膘情适中的母猪,45天断乳后4~5天即可发情配种。

据2007年对宁国市凤形农林开发公司皖南黑猪保种场的统计,母猪在哺乳期每日获得27.59~34.28MJ消化能及170~220g可消化粗蛋白的饲养条件下,经产母猪45日龄断乳仔猪(9.61±0.34)头。母猪繁殖性能见表2。

2.育肥性能 据原宁国畜牧场1987年报道,20头猪,育肥期151天,每头猪在育肥期内共消耗麦麸145kg、三七糠86.85kg、青饲料30kg,即每日摄取消化能12.33MJ,可消化粗蛋白100g的营养水平下,平均日增重(242.35±14.19)g。

安徽省2007年对15头皖南黑猪的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3。其肌肉含水分为70.2%,粗蛋白23.1%,粗脂肪3.4%,粗灰分3.3%,肉色鲜红,有光泽。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2007年宁国市凤形农林开发公司种猪场有皖南黑猪母猪100头、公猪6个家系,形成了年产300头父、母代种猪,5000头商品代猪苗的规模。皖南黑猪原种场是该公司的核心企业。

2007年在绩溪县农业部门引导下,绩溪县丰润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在荆州、家朋、和阳等乡建立皖南黑猪养殖基地和保护区。

2006年宁国市与绩溪县畜牧水产局与宁国市凤形农林开发公司皖南黑猪保种猪场、绩溪县丰润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宁国的杨山,绩溪的荆州、家朋、和阳等保护区的饲养户签订了“皖南黑猪保种公猪协议书”、“皖南黑猪保种母猪协议书”,进一步明确了局(县局)户(保种户)双方的责、权、利。皖南黑猪1982年收录于《安徽省地方品种志》。

五、品种评价

皖南黑猪适应当地潮湿环境,耐青饲,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繁殖力高,性情温驯。今后应继续办好现有保种场,兼顾保护区建设,巩固和发展已建立的繁育体系,在保种工作的基础上搞好杂交利用,以开发利用促保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