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范荣复:水蛭池里的致富经

范荣复查看水蛭生长情况。

  水蛭俗称蚂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受益于水蛭养殖,一大批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沈土仑镇关华复村范荣复就是其中一位。

  近日,记者来到范荣复水蛭养殖场,看到80亩地被整齐划一地开发成80个水池,上面盖有一层纱网,水面上都覆盖着水草。范荣复告诉记者,养殖水蛭要布下“天罗地网”,地上的网主要是防黄鳝,它们喜食水蛭,天上的网是防蜻蜓,蜻蜓籽生的虫子专门咬水蛭。今年由于天气炎热,为给水池降温,范荣复运来水草覆盖水面,几天就换一次水。

  今年39岁的范容复以前在村里卖过熏烧、开过商店、收购过粮食。2013年,看到妹夫通过养殖水蛭致了富,曾经对水蛭很厌恶的他也想试一试,妹夫答应给他提供技术指导。说干就干,范荣复立刻以每亩900元的租金承包下村里的80亩地,把塘开发好,网拉起来,水蛭苗投放进去,每亩约投入两万多元。范荣复养的水蛭叫宽体金线蛭,主要以螺蛳为食,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下苗,10月中旬基本全部销售结束,周期100天左右,养殖的第一年由于高温天气不多,水蛭亩产量700多斤,每斤收购价80多元,一下就收回了成本。今年炎热的天气会影响产量,但由于悉心管理,亩产量保守估计600斤左右,每亩纯收入2万多元。“水蛭中提取的蛭素可用于治疗疾病,市场需求量大,现在收购价每年都在涨,我这边主要销往湖北、安徽等地,有多少他们要多少,根本不愁销路。”范荣复笑着说。

  水蛭养殖一年只出一季,剩下的时间范荣复就悉心研究水蛭养殖技术,和妹夫一起育苗。“水蛭养殖,要注意预防肠胃病,水蛭患上肠炎难以治愈。”范荣复说,一亩地投放近7万尾种苗,密集养殖,水蛭极易患肠胃病,并产生细菌,为此,池子里每周都会下一次生物肥,提高水蛭的存活率。

  如今,范荣复有了自己的水蛭孵化场所,他用赚的钱为村里修了条200米的水泥路,还安装了路灯。眼下,他准备牵头成立水蛭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水蛭养殖面积扩大到200亩,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