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常山县:食用菌栽培“机器换人”换出高效益

  常山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金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彤根跟为大家介绍,这条生产线是今年新安装的,原本10个人1天的工作,如今3个人3个小时就已足够。近500平方米的装瓶车间只有3名工人,自动化生产线上,16瓶一装的塑料筐随传送带缓缓而动,不到1分钟便完成装瓶。

  黄彤根说,今年在县里的支持下,他们进行了全面技改,拌料、接种等食用菌栽培全流程都实现了“机器换人”。按照目前1万瓶的日产量,所需的员工从80人降到了现在的18人,仅这一项每年便能节约支出150多万元,再算上节省用料、缩短周期等利好,单位成本下降超30%。

  今年,常山县提出振兴“常山三宝”(胡柚、山茶油、食用菌)计划,针对食用菌这样一直偏重人工的传统产业,通过“机器换人”实现工厂化栽培成了发力点。该县农业局食用菌办负责人黄良水说,县里一直重视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在资金补助、项目申报上给予扶持,最新制定的《关于加快“常山三宝”振兴发展的若干政策》也专门出台补助政策,由此在全县掀起一股食用菌栽培“机器换人”风潮。

  与“金童”一墙之隔的常山荣昇食用菌有限公司,最近也都在忙着自动化改造——投资400万元的自动化瓶栽生产线刚刚到位,企业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臭氧消毒设备购置、培养室光源改造等。老总周国才告诉笔者,农业机械化生产是必然趋势,但动辄几百万的投入让企业不敢轻易迈开步子,是政府的支持让他下决心放手一搏。眼下,县里已经帮助公司申报了省级补助,而即将出台的扶持新政更让周国才吃了定心丸,他准备再投入100万元,围绕新的生产线完善配套,届时年产量可达400万瓶,是改造前的2倍。

  “机器换人”带来产业提升,常山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面积已达250亩,有企业、合作社11家,食用菌年生产能力3000万瓶(袋)。

  编后

  传统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常山县金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转型升级给出了答案。面对以往偏重人工的食用菌产业,通过全面技改,拌料、接种等食用菌栽培全流程都实现了“机器换人”,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单位成本。

  “机器换人”换出高效益,这样的例子在我市各行各业还有很多,但还有许多传统行业小心翼翼不敢跨出这一步。相关部门还应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工作,及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兑现补助资金,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省有关技改项目资金,用足用好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让更多传统行业在技术改造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