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

小麦价格行情:供需由“紧”趋“松” 麦价上有阻力下有支撑

  国内小麦市场粮源数量少,且政策性粮源高企,使得政策对市场影响的双刃剑作用凸显,国内麦价走势上有阻力、下有支撑,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价将成为麦价走势“风向标”。

  质优麦政策价上高位运行

  在政策性粮源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的情况下,市场主体短期看涨预期明显减弱,尤其是持粮主体出货积极性提高,麦市供需偏紧格局逐步缓和。不过,因流通市场优质粮源仍旧偏少,临储麦并不能有效解决质优粮源紧缺的现状,质优麦行情坚挺。

  据市场监测,截至11月中旬,普通新麦收购价:江苏沛县2500-2540元/吨,安徽砀山2500元/吨,山东济宁2600元/吨,河南虞城2540元/吨,河北藁城2600-2620元/吨。受流通市场质优粮源“价高难采”提振,国内强麦期价不断刷新阶段性高点,价格波动风险加大。截至11月15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701合约期价报收2868元/吨,自国庆节以来上涨167元/吨,涨幅达6.18%;其间最高价2939元/吨,创下1月中旬以来新高。

  国家临储麦成交明显降温

  随着国家临储小麦投放区域及投放节奏的调整,市场购销主体的心理预期发生明显变化,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不高制约粮源消化进程,这也使得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情况明显降温,山东、河北表现明显。11月15日国家临储小麦投放粮源260.93万吨,实际成交20.62万吨,平均成交率7.9%,成交均价2506元/吨。

  从区域成交情况看,山东、河北一改首拍成交火爆格局,拍卖粮源底价成交占比明显增多,且出现较大比例流拍情况,市场主体参与竞拍的热情明显下降。据统计,河北2015年产白小麦投放量5.09万吨,实际成交3.23万吨,成交均价2536元/吨,最高成交价2600元/吨;山东2015年产白小麦投放量10.26万吨,实际成交1.49万吨,成交均价2508元/吨,最高成交价2540元/吨。

  临储小麦成交量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主体心理预期趋于平稳,用粮主体采购节奏明显放缓,但其对质优小麦的采购热情较高。据统计,截至11月中旬,临储小麦(含2016年产小麦)剩余库存6559万-6659万吨,同比高2595万-2695万吨;临储小麦成交情况同比明显好转,使得阶段性去库存进程加快。

  内外麦价价差处于高位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20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7.48亿吨,比早先预测值高出100万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计,2016/20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将增至7.467亿吨,较10月预测增加430万吨。

  受全球麦市供需宽松格局施压,国际麦价整体处于低位运行态势,内外麦价的价差持续处于高位。但国内小麦进口实施配额制,向私营买家分配10%的配额,这难以有效满足其加工需求。自国庆节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麦进口成本,但进口小麦性价比优势仍较明显。截至11月中旬,12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166.8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31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289元/吨。

  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进口小麦43.18万吨,环比增加24%,同比增长109%;1-9月累计进口小麦286万吨,同比增长27%。美国农业部11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预计中国2016/2017年度小麦进口为350万吨。11月9日国家临储进口小麦(2013年产美2号软红冬麦)计划销售8.8035万吨,实际成交4.1885万吨,成交量周比大幅增加,创下2015年1月下旬以来的新高,其中广东4.0293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2503元/吨。

  麦市优质优价仍将持续

  国家气象局预计,11月份国内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正常,降水正常或偏少,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小麦冬前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后市小麦价格整体将围绕国家临储小麦采购成本区间震荡,麦市优质优价仍将持续。

  苏皖豫地区因其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数量高企,麦市步入政策市,迎来阶段性去库存时机;但由于鲁冀地区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数量有限而加工需求较强,这也使得其短期内供需格局缓解,但后期仍面临粮源供给忧虑,尤其是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粮源。后期麦市区域间政策市与市场市将并存,建议市场主体密切关注国家临储小麦投放结构调整及麦市跨区域流通机会。